再過兩個多月,就是年終盤點的時候了。本屆政府2014年的成績單如何?
  10月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部門主要負責人會議時強調,要確保今年經濟社會目標如期完成,嚴厲問責那些“混日子”、“不作為”、“得過且過”的行為。
  顯然,中央政府希望通過此舉敦促各級政府在最後兩個月以更積極的態度推進各項工作。
  那麼迄今為止,這些經濟社會的目標完成了多少?
  雖然還沒到年底,但從諸多已出爐的數據中已可看出端倪。
  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面清晰地寫著,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加強對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目標的統籌平衡。
  雖然8月份的數據並不樂觀,顯示經濟增長面臨相當大的壓力。但整體來看,經濟發展章法有度,穩中有進。
  今年一、二季度GDP增長7.4%,在7.5%的目標區間波動。1-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低於全年預期目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970多萬人,同比多增10多萬人。現在距離今年1000萬就業指標的完成,僅有一步之遙,就業超額增長已成定局。
  眾所周知,穩增長的目標就是保就業。過去多年強調“保八”,更主要的用意在於保持GDP8%以上的增速,以此保證就業的增長,保持經濟的穩定。而根據有關專家的推算,近幾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服務業比重的增加,GDP每增長1個百點,帶動就業增長的人數已由2010年前後的100萬人上升到160萬人。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對增長下限的容忍度大幅提升。這也意味著雖然GDP增速放緩,但改革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變化是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義增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義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1%。李克強總理表示,“城鄉居民收入繼續‘跑贏’GDP增長幅度。這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增長。”
  必須認識到的是,這些數據是在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加,外需放緩,中低速增長已成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實現的。很顯然,新常態下的陣痛會很明顯,對宏觀調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區間調控、定向調控、預調微調”,這一系列調控方式的創新,顯示了政府不輕易出台刺激政策的決心、向改革要紅利的決心。正如李克強所說,“如果說刺激,我們寧願用改革來刺激,釋放更多市場紅利,尤其是要瞄準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小微企業、‘三農’和服務業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但實際上,一年多來,國務院先後分7批取消和下放了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工商登記制度等改革降低了創業的門檻,激發了創業的活力。3月至8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659.59萬戶,同比增長15.75%;新增註冊資本(金)10.79萬億元,同比增長66.7%。
  可以想見,這些深入微觀經濟的種子的生根發芽,將是中國經濟的動力之源。
  在經濟運行新常態的情況下,本屆政府註重經濟增長質量,以改革促發展的路日漸堅實。(潘圓)  (原標題:經濟新常態下,本屆政府將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40mcgks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